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梧州学院为例

  • 摘要: 近年来微生物与茶产业的关系日益密切。为了满足新型茶学人才培养的需求,国内部分高校茶学专业相继开设了“微生物学”基础课或“茶微生物学”专业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应用复合型茶学专业人才。由于“茶微生物学”课程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繁杂抽象、微生物学理论与茶学专业知识融合不够深入、课程内容与行业实践脱节、产教分离等问题。为此,梧州学院课程组依据广西茶产业发展趋势和茶学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突出“校地紧密结合,农理工、产教等多维度融合”的办学特色,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设计、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以及考核体系的改进等方面对“茶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索,有效提高了茶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情怀,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推进茶学专业相关课程建设和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等新型复合茶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