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设计专业课程实现精准思政的途径

  • 摘要: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思考和谋划教育工作的逻辑起点。精准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新文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交叉融合的高等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回应新时代对文科人才的新需求。新文科建设强调的学科交叉融合、思维创新、价值观范式突破等,不仅对高校设计学科的发展、改革和创新等提出新的要求,也为设计教育创造了新的机遇。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新产业形态不断涌现,从而使新时代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转向“设计专业技能、新兴技术、人文素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当前高校设计教育面临着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模式单一、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教学资源不完备、学生忽视世界观和价值观改造等问题。为此,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提出设计专业课程实施精准思政的总体思路,即以“胸怀天下”提升精准思政的驱动性、以“交叉融合”实现精准思政的全程性、遵循“以人为本”实现精准思政的有效性。基于此,福建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设计专业课程实施精准思政进行了实践探索。一是对设计专业思政育人教学体系进行总体设计, 构建包括设计原理、创新实践、文化自信、价值观引领、职业素养等5个维度的教学系统,同时对应每个维度明确思政育人目标、设计思政育人模块和案例。二是针对设计专业课程的类型和特点,优化思政教育的内容供给和形式供给,提炼思政教育要点,形成专业课程教学知识点与思政教育元素对应融合的网格体系。三是采取多途径、多样化融入的方式创新思政育人有效路径,增强学生的思政自觉性和内趋力。具体措施包括:以数字资源为信息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线上教育平台的优势;注重科技赋能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构建虚实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结合时代主题和社会热点,积极扩展第三课堂的设计实践等。四是注重专业课程的设计伦理教学,通过互动教学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五是注重专业课程教学的问题导向化,以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为导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和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设计服务社会、设计创建美好生活的理念。实践证明,设计专业课程实施精准思政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课程建设方面,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构建了设计专业思政育人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以精准思维实现课程思政的精准滴灌,促进了学生专业能力与道德素质的同步提升。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