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域性是一个地区自然与人文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区分不同地域的本质特征。在园林设计中,利用民俗植物文化与乡土植物塑造地域特色景观,已成为行业内备受推崇的实践方法。园林植物类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然而,当前园林植物类课程在地域协同教学方面存在乡土植物资源实践不足、地域特色教材开发不足以及课程系统性衔接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地方园林人才培养的需求。鉴于此,为了培养更多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敏锐地域认知与卓越实践能力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提出了园林植物类课程地域化协同教学的策略:一是基于各类园林植物类课程特点,融入乡土植物资源内容,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植物类课程内容体系;二是促进不同课程间协同融合,加强课程间的衔接与联动,强化学生对地域特色植物的认知;三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拓展多样化的地域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四是学校与地方协同,强化地方园林建设实践项目训练,推动地方园林建设事业发展;五是课程考核融入地域性特色内容,制定系统全面的考核方案,培养学生的多维能力。地域化协同教学模式将地域特色融入园林植物类课程,注重加强地域特色、跨学科合作、单位协作和社会实践等要素协同融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双重突破和同步提升,提高了学生对乡土植物识别和应用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当地园林建设发展。